服务热线:4000-114-611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4000-114-611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服务时间:
8:30 - 17:30

版权所有:中德华建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中企动力提供技术支持   京ICP备12036653号-1

全国热线: 4000-114-611

合作电话:180-8666-6158
             133-3111-1555

公司邮箱: zdhj@zdhj.com.cn 

北京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中电传媒大厦二层
电              话: 010-52473792 
邮              编: 100081 

华中总部地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设计广场1#17-19层 
电             话: 027-84282782 
邮             编: 430056

信息专栏

Information 

 

 

观点丨财政部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财金【2016】90号),亮点颇多!

作者:
来源:
2016/10/21
【摘要】:
继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10月12日财政部官网披露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通知”)。财金【2016】90号文件共有十一项具体内容,是2014年9月实施PPP模式以来的重要经验汇总,为推广PPP指明了方向,同时针对一些现实问题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复或要求。  具体来看,亮点颇多,值得实施机构和社会

    继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10月12日财政部官网披露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通知”)。财金【2016】90号文件共有十一项具体内容,是2014年9月实施PPP模式以来的重要经验汇总,为推广PPP指明了方向,同时针对一些现实问题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复或要求。

  具体来看,亮点颇多,值得实施机构和社会资本关注:

  一是探索开展两个“强制”试点。“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项目一般有现金流,市场化程度较高,PPP模式运用较为广泛,操作相对成熟,各地新建项目要“强制”应用PPP模式”。

  对此,“强制”二字是一大突破,基本否定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领域的公建公营模式,让地方公司从此没了铁饭碗,可谓力度空前。

  二是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不得以不合理的采购条件(包括设置过高或无关的资格条件,过高的保证金等)对潜在合作方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性待遇,着力激发和促进民间投资。对民营资本设置差别条款和歧视性条款的PPP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将不再安排资金和政策支持”。

  此要求再次表明国家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投资,真正引导民间资金拉动传统的政府性投资。但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操作中各级地方政府毋庸置疑地更信任的央企、国企和上市公司,这其中既有政治因素也与这三类企业的投融资能力更强、管理更为规范等因素息息相关。

  三是PPP项目两招并一招问题明晰。“对于涉及工程建设、设备采购或服务外包的PPP项目,已经依据政府采购法选定社会资本合作方的,合作方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按照《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合作方可以不再进行招标。”

  PPP模式实施以来对于“两招并一招”这一关键问题,在此通知出台之前,许多项目实施机构、咨询机构编制的交易文件或招标文件在没有明确政策文件支持的前提下,都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在同时满足:(1)公开招标;(2)特许经营项目;(3)社会资本具有相应资质,方可两招并一招。该通知出台后,是对“投资、施工、运维一体化”、“投资带动施工总承包”等模式的政策性肯定,在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实施机构与社会资本再也不用为其合法性纠结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通知中措辞是“按照”,而并非“参照”,也就是说竞争性磋商方式下“两招并一招”仍存在法律障碍,但是财政部对“两招并一招”的态度也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施工总承包企业看到了希望,“两招并一招”问题的解决有望逐步到位。

  四是通知明确提出财政部负责的公共服务领域涵盖了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农业、林业、水利、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等15个领域。而此前发改委则明确了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重大市政工程等七大领域推广PPP工作。领域的交叉与冲突可见一斑。

  关于两部委在PPP领域的分工,历来在行业内争议较大,当然这也是财政部与发改委利益之争一个方面的体现,也是老调常谈之事了。PPP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守清此前向媒体公开表示,PPP领域最好是建立一个跨部委的协调机制,如果按照当前两部委的表述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来划分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在PPP领域的职责是一个次优选择,也会给将来的实际操作带来困难。

  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

  财金[2016]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改革工作,提升我国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力践行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级财政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继续坚持推广PPP模式“促改革、惠民生、稳增长”的定位,切实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要求,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从政府供给向合作供给、从单一投入向多元投入、从短期平衡向中长期平衡转变。要以改革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要以改革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和创造力,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PPP模式推广应用力度。在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可根据行业特点和成熟度,探索开展两个“强制”试点。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项目一般有现金流,市场化程度较高,PPP模式运用较为广泛,操作相对成熟,各地新建项目要“强制”应用PPP模式,中央财政将逐步减少并取消专项建设资金补助。在其他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对于有现金流、具备运营条件的项目,要“强制”实施PPP模式识别论证,鼓励尝试运用PPP模式,注重项目运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三、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各级财政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型企业,按同等标准、同等待遇参与PPP项目。要会同有关行业部门合理设定采购标准和条件,确保采购过程公平、公正、公开,不得以不合理的采购条件(包括设置过高或无关的资格条件,过高的保证金等)对潜在合作方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性待遇,着力激发和促进民间投资。对民营资本设置差别条款和歧视性条款的PPP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将不再安排资金和政策支持。

  四、扎实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在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的基础上,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各级财政部门要聚焦公共服务领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规定,确保公共资金、资产和资源优先用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按照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择优确定社会资本合作伙伴,切实防止无效投资和重复建设。要严格区分公共服务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在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农业、林业、水利、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深化PPP改革工作,依托PPP综合信息平台,建立本地区PPP项目开发目录。

  五、着力规范推进项目实施。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论证项目合作周期、收费定价机制、投资收益水平、风险分配框架和政府补贴等因素,科学设计PPP项目实施方案,确保充分体现“风险分担、收益共享、激励相容”的内涵特征,防止政府以固定回报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承担过度支出责任,避免将当期政府购买服务支出代替PPP项目中长期的支出责任,规避PPP相关评价论证程序,加剧地方政府财政债务风险隐患。要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合同履约管理,确保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权利义务对等,政府支出责任与公共服务绩效挂钩。

  六、充分发挥示范项目引领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按照“又快又实”、“能进能出”的原则,大力推动PPP示范项目规范实施。要积极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加强示范项目定向辅导,指导项目单位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合理选择运作方式,择优选择社会资本,详细签订项目合同,加强项目实施监管,确保示范项目实施质量,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的引领性和带动性。要积极做好示范项目督导工作,推动项目加快实施,在一定期限内仍不具备签约条件的,将不再作为示范项目实施。

  七、因地制宜完善管理制度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部PPP相关制度政策,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本地区推广实施PPP模式的制度政策体系,细化对地市及县域地区的政策指导。要结合内部职能调整,进一步整合和加强专门力量,健全机构建设,并研究建立部门间的PPP协同管理机制,进一步梳理PPP相关工作的流程环节,明确管理职责,强调按制度管理、按程序办事。

  八、切实有效履行财政管理职能。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合理确定公共服务成本,统筹安排公共资金、资产和资源,平衡好公众负担和社会资本回报诉求,构建PPP项目合理回报机制。对于政府性基金预算,可在符合政策方向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统筹用于支持PPP项目。对于使用者付费项目,涉及特许经营权的要依法定程序评估价值,合理折价入股或授予转让,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于使用者付费完全覆盖成本和收益的项目,要依据合同将超额收益的政府方分成部分及时足额监缴入国库,并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调整机制,确保实现价格动态调整,切实减轻公众负担。

  九、简政放权释放市场主体潜力。各级财政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强项目前期立项程序与PPP模式操作流程的优化与衔接,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对于涉及工程建设、设备采购或服务外包的PPP项目,已经依据政府采购法选定社会资本合作方的,合作方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按照《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合作方可以不再进行招标。

  十、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落实好国家支持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积极与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做好项目对接,基金将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级财政部门示范项目。鼓励各级财政部门因地制宜、主动作为,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有效方式,通过前期费用补助、以奖代补等手段,为项目规范实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十一、充分发挥PPP综合信息平台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通过PPP综合信息平台加快项目库、专家库建设,增强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依托PPP综合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项目实施方案、合同、实施情况等信息。要加强信息共享,促进项目对接,确保项目实施公开透明、有序推进,保证项目实施质量。

  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合作,合力做好公共服务领域深化PPP改革工作,更好地汇聚社会力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财政部

  2016年10月11日